日期:2019-03-13 16:35:21 来源:南京五芳斋粽子团购中心
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,但是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粽子的真正起源,或许还会认为粽子是为了记住屈原而产生的。那么今天五芳斋粽子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粽子的由来吧。 据专家考证:粽子是民间的普通食品,最初吃粽子也不是只固定在端午节;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,是后人的意愿,仅仅反映的是民众的心愿而已。 实际上,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“寒食节”,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吃粽子,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。至今,许多地方仍有清明前一天与清明当天食粽的风俗习惯。 据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.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,称为广东碱水粽。 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这时,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,还会添加一些中药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“益智粽”. 时人周处《岳阳风土记》记载:“俗以茭白叶裹黍米,煮之,合烂熟,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,一名粽,一名黍。”南北朝时期,出现杂粽。米中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,品种增多。粽子还用作与人交往的礼品,五芳斋粽子供应商们说道。 到了唐代,粽子的用米,已“白莹如玉”,其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有文献中就记载有“大唐粽子”.宋朝时,已有“蜜饯粽”,即果品入粽。诗人苏东坡有“时于粽里见杨梅”的诗句。那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、木车牛马等做的广告,说明宋代吃粽子已经是很时尚的一件事情了。元、明时期,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茭白叶变更为箬叶,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,附加料已出现豆沙、猪肉、松子仁、红枣等等,品种更加丰富。 听完五芳斋粽子小编的介绍,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了粽子的历史了吧,正是因为粽子好吃,所以才会经久不衰,才会被人们念念不忘沿传至今。